钧瓷遇上中医药,禹州传统文化太惊艳!
10月31日,禹州市互联网信息中心联合禹州市互联网协会组织开展“网眼看禹州变化”采风活动。30余名互联网协会会员先后走进中国钧瓷文化园、同慎德中医馆,通过镜头和文字记录禹州在传承和发展钧瓷文化和中医药文化等方面的成果。
10月31日,禹州市互联网信息中心联合禹州市互联网协会组织开展“网眼看禹州变化”采风活动。30余名互联网协会会员先后走进中国钧瓷文化园、同慎德中医馆,通过镜头和文字记录禹州在传承和发展钧瓷文化和中医药文化等方面的成果。
特色小镇是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的关键节点,也是观察中国经济发展活力的重要窗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因地制宜发展小城镇,促进特色小镇规范健康发展,构建以县城为枢纽、以小城镇为节点的县域经济体系。
走进神垕古镇,仿佛踏入了一个被时光尘封的瓷器王国。可当青石板路从脚下延伸开来,明清古宅的底色与直播间的灯光交相辉映,钧瓷窑火的热焰叠加研学团队的笑声,我才真正明白:这座因瓷而生的小镇,早已跳出“守着历史吃老本”的困局,正以“特色”为笔,在城镇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画
李胜强,1974年5月出生于河南省禹州市神垕镇——钧瓷的发源地。1994年,他进入禹州市杨志钧瓷艺术创作室,师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杨志,系统学习传统钧瓷制作技艺,尤其专注于手拉坯成型技术。经过六年的刻苦钻研,他熟练掌握了钧瓷从选料、配釉到烧制的
在钧瓷之都禹州,有一位执着于钧瓷艺术三十余年的匠人,他以精湛的技艺、创新的思维和深厚的学术积淀,成为当代钧瓷行业的领军人物之一。他,就是中国陶瓷工艺大师、钧瓷烧制技艺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刘红生。
蒙着双眼,陶瓷大师的双手却能精准探入飞转的泥坯,让泥坯仿佛被注入生命一般,自如地攀升、延展、收口……不大工夫,一个线条流畅、韵味十足的钧瓷茶杯坯料出现在眼前,赢得观众的一片叫好声。
9月16日,由周口店遗址博物馆、呼和浩特博物院、内蒙古自然博物馆联合主办的《石启北疆·旧石器时代华章——呼和浩特大窑遗址考古成果展》在周口店遗址博物馆开展。此次展览是京蒙两地深化文化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成果,同时,为公众开启了一扇了解北疆地区旧石器时代文明的窗口。
秋意缱绻的傍晚,神垕古镇宛如一幅徐徐展开的水墨画,静谧而悠远。伯灵翁庙旁,一家名为钧匠人茶社内散发出淡淡茶香,似一条灵动的丝带,瞬间牵住了两位身着汉服姑娘的脚步。
“大家快点抢啊!”“要抢不到了!”近日,几名职工正紧盯着海南省海口市工人文化宫的公众号,争分夺秒地抢着“海宫仔”的公益课名额。“我们的课程基本上是一挂出来几秒钟就被抢空了。”海口市工人文化宫主任张晓波满脸自豪地告诉记者。
“泥坯入窑时明明一色,出窑却色彩万千,这种‘天人共铸’的奇迹,亲眼所见要比视频里震撼百倍!”9月10日,说起不久前的禹州之行的钧瓷开窑现场,湖北的游客李先生话语中透露出难掩的惊叹。
今年9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修订后的首个“全国科普月”。9月4日,建安区科学技术协会在许昌市科技馆举办了主场活动,正式宣布2025年建安区“全国科普月”活动拉开帷幕。
张龙昊,男,汉族,1989年12月出生于河南省禹州市,中共党员,本科学历,第七届河南省陶瓷艺术大师,现任凤山钧窑主创设计师。他出生于钧瓷世家,自幼受家庭艺术氛围熏陶,跟随父亲——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张建钊系统学习钧瓷烧制技艺,深得传统钧瓷制作之精髓。